<track id="sd25g"></track>

    1. <td id="sd25g"></td>

      <pre id="sd25g"></pre>

        心里學---婚姻篇(第六節)

        發表時間:01-22 12:49    瀏覽:


        第六節 子女教育 

           一、懷孕和生產 
           、調節夫婦孕前的心緒 
           心緒,是指夫婦孕前在情緒和心境方面所持的狀態,它對婦女孕期母子健康有著微妙的影響。 
           情緒是人的反映性的心理活動的表現。從性質上說,它可以分為積極的、消極的或不確定的三種狀態。這三種狀態的形成,與一個人的期望值和實現值之間所表現的關系有著密切聯系。比如,有一對夫婦,希望很快地順利懷孕,但由于某種原因未能如愿,就有可能導致消極的或不確定的情緒狀態的產生;相反,如果這對夫婦持坦蕩、樂觀的態度,即使沒有及時妊娠,也仍然會保持積極的情緒狀態。 
           心境是使人的其他一切體驗和活動都染上情緒色彩的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狀態。它有暫時的和穩定的兩種表現形式,夫婦之間,彼此的心境有強烈的感染性,它的形成,同社會、家庭、生活、工作和健康等因素有關。因此,善于協調上述各種因素,特別是善于處理上述因素導致的夫婦間的矛盾,就成為保持良好的孕前心緒的前提。 
           2、創造和諧的孕前心理環境 
           對于新婚夫婦來說,心理環境的內容十分豐富,包括夫妻彼此在氣質上的互補和性格上的協調等等;心理環境的變化也常比較大,這大多與愛情的深化所導致的對彼此了解的加深有關。因此,一殷說來,這為創造和諧的孕前心理環境提供了有利條件。 
           和諧的孕前心理環境有這樣幾個鮮明的特征: 
          ?、俜蚱奚朴谥鲃诱{節相互之間的心理平衡,當一方由于氣質上的或性格上的原因失去正常的心理狀態時,另一方善于引導對方擺脫因境。 
          ?、谏朴诎才胚m宜的生活節律,以消除某種容易產生的心理失調。 
          ?、郾舜硕忌朴谠谔囟ㄇ闆r下,加大自身處理與對方關系中的“容忍度”,平素尚可能要進行適當爭論的非原則性問題,這時可先容忍下來,留待以后的適當時機解決,也可借其他方法使之自然消化。 
           3、喜慶妊娠“節日” 
           夫婦之間,如果能夠有意識地進行迎接妊娠的情感建設,無疑是一種生育智慧。 
           以迎接節日一樣的心境迎接妊娠,可以看作是建立優生心理的開始,它將對未來一代的身心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 
           不要向周圍的親友掩飾符合計劃生育原則的妊娠愿望,經常有幸接受與妊娠有關的良好祝愿和關切,將有助于烘托這種“節日”般的氣氛,對改善妊娠心理也很有稗益。 
           夫婦不妨雙雙安排一點帶有紀念意味的舉動,譬如在準備妊娠的時候合影留念,也可以更浪漫一點兒,夫婦分別執筆給未來的小公民寫一封歡迎的信函并各自珍藏,并相約在適當時機展示,等等。這樣做,不只具有優化妊娠心理方面的作用,還將對孕婦順利度過妊娠中的生理適應過程有明顯的“支柱”作用。 
           4、妊娠在愛情生活中的理想位置 
           妊娠,在新婚夫婦生活中的理想座標,是應有助于愛情倫理維系的完美,它應該是鞏固愛情的紐帶,而不應該是弱化夫婦情感的“導火線”。 
           對于妊娠的期望,無論夫婦哪一方都應給予充分重視,但它畢竟不是愛情生活的全部目的和全部意義。優生,并不意味著生育目的優于愛情生活的其他一切方面的意義,常見有一些夫婦雖然未能達到適時妊娠的愿望,甚至終生未能妊娠,仍能和諧相處,生活幸福;有些夫婦卻由于一時未能妊娠而各奔東西,對于后者,由于原因復雜,未必完全沒有道理,但是,其中也確有一些本來感情基礎尚好,也并非沒有生育希望的夫婦,只是由于一時未能擺正妊娠在愛情生活中的位置,而造成婚姻破裂,并導致對人生道路采取消極態度,這是很不值得的。 
           生育,從家庭倫理角度來看,是一種愛的傳遞,它是以夫婦情感的發展為基礎的。從期待妊娠到實現生育目的的過程,應該是發展夫婦摯愛,并從而進一步激發對生活的熱愛的過程。把握了這一點,同時也就獲得了平衡妊娠心理的強有力的支點,因此,可以說,這是搞好孕前心理準備的關鍵。 
           二、教育子女 
           咨詢員珍妮弗.詹姆斯頓顧問的話,“我們的前半生被父母毀了,后半生被孩子毀了”,幽默又典型地概括了許多為人父母者深有感觸的酸甜苦辣。人們經常把養育孩子當成他們一生中最有價值、又是最受挫的經歷。這一點都不奇怪;為人父母的確是一種與眾不同的職責。父母親要對孩子的自尊心、責任感、價值觀、身體和情感的健康成長肩負主要責任,還要滿足他們的社會需求和經濟需求。盡管責任如此重大,可是人們接受的育兒訓練,確實少之又少。 
           有一個好消息,就是你們已經提前為你們的孩子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重視你們的關系,為他們樹立典范。研究表明,和睦的婚姻關系能提高孩子的能力和成熟度。你們彼此相愛、彼此尊重、相互支持,所做的這一切都會通過你們的孩子得到回報。無論我們是否意識到,孩子一直在觀察和模仿我們的關系模式。他們對父母相互關系的解讀,將成為他們與別人打交道的范例。當然,他們也在自己的經歷中學習,但是父母雙方的關系仍然是一個影響力極大的樣板,他們會認為父母的行為就是最自然的行為。 
           與養育子女相關的常見問題 
           別擔心孩子不聽你的話,要擔心的是他們總是在看著你。---羅伯特.福爾漢姆(Robert Fulgham) 
           為孩子充當關系的表率,有風險的一面是,他們對應該的核不應該的行為根本不加區別。孩子們是了不起的行為模仿家,而他們模仿的不僅僅是正確的行為。這就是為什么曾經目睹父母間言語或者身體虐待的孩子,長大后在他們自己的關系中往往也出現類似的問題。他們看到了父母間那么多傷感情的行為,有些影響雖然一時看不見,但是仍然為害不淺。這些行為破壞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使人遇事回避退讓,不敢承擔責任,做事漫不經心。孩子們總是以父母為榜樣,觀察他們,并且把他們的關系模式變成自己的模式。機能失調的關系是童年的傷口,它會代代相傳。過去將通過現在傳遞到將來。 
           然而這個歷史是可以中斷的。充當健康和幸福的婚姻的表率時給自己和孩子的禮物。了解、改進并且培養伴侶關系不僅對你們個人的幸福有利,而且會給你們的孩子,將來他們的,孩子乃至整個社區帶來福祉。他建立了一個健康的關系模式的循環——有利于現在,更延續到將來。 
           結了婚的人經常碰到哪些與養育子女相關的情感問題?表1將我們在中國香港調查的1000對夫妻中存在的、關于養育子女的主要問題都列舉出來。2/3以上的夫妻都反映說,父親在孩子們身上花的時間太少。幾乎同樣比例的夫妻在怎樣管教孩子的問題上有分歧,而且對照顧孩子的分工有不同的意見。最后,許多夫妻對如何平衡花在婚姻和孩子身上的精力表示困惑。我們先詳細地看看這些問題,再討論如何改進。 
           表1 養育孩子方面的五大問題 
           問題有問題的夫妻的百分比 
           1、父親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太少89% 
           2、孩子降低了我們婚姻的滿意度77% 
           3、孩子似乎在我們的關系中制造麻煩76% 
           4、有了孩子沒有給我們夫妻之間帶來親密感73% 
           5、我們對管教孩子的方法有分歧73% 
           夫妻關系上的緊張 
           有孩子使夫妻間的聯結變得更緊密、更豐富、更深厚。但是孩子給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眾多需求,也給夫妻關系造成緊張。養育孩子所需的時間和精力往往剝奪了以往夫妻在一起的時光。從前相互之間的關切,現在大都轉到孩子身上。有了孩子還意味著一系列的新職責和家務活,這些都是需要協商的事情。所有這些原因使得生兒育女成為對夫妻間最具挑戰性、也是壓力最大的事情。在我們的調查中,77%的夫妻都反映,因為有了孩子,他們對婚姻感到不那么滿意了。即使婚姻幸福的夫妻都不能免于照顧孩子帶來的壓力和緊張?;橐鲂腋5姆蚱拗?,有1/3(34%)的人反映說,孩子似乎在給他們的婚姻制造麻煩。 
           孩子的地位超越了婚姻關系這一事實,有助于解釋婚姻滿意度降低的原因。夫妻們往往沒有花時間討論過這個問題?;橐鰸M意度降低的另外兩個原因,是在照顧孩子上缺乏丈夫的參與和在管教孩子的問題上產生分歧。 
           缺乏丈夫的參與 
           母親往往是為養育孩子付出較多的一方。她們要變動工作,犧牲休息時間,還要調整自己的生活以適應孩子的要求,這些事她們往往比丈夫做得更多。有一項針對英國1500個成人進行的調查,重點了解生兒育女對生活質量的影響、父母做出的犧牲以及他們對這些問題的看法。41%的有孩子的男人和66%的女人說孩子是他們生活幸福的主要來源。因為有了孩子,母親覺睡得少了,社會活動參加不成了,工作上也得不到提拔,在諸多不利的情況下,女人們對養育孩子仍有這么高的評價,實在是匪夷所思。這足以證明,任何分析數據都永遠不可能真正說明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 
           一份研究為人父母后夫妻所經歷的變化的重要報告發現,有了孩子后夫妻雙方對婚姻的滿意度都降低了。他們都感到壓力增加,分歧也比以前多了。但是婚姻滿意度降低的女人是男人的兩倍,這主要是因為婦女覺得在照顧孩子和家務活的事情上丈夫參與太少。我們針對中國香港的調查也得出同樣的結果,大部分夫妻(89%)中一方或者雙方都認為父親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不夠。 
           其中部分原因可能是男人感到他們的主要責任在家庭之外。也許小時候他們的父親也不曾積極地照料孩子們的日常生活。有的男人錯誤地認為,照料孩子本來就是女人的事情。 
           在管教孩子和為人父母方式上的分歧 
           養育孩子直到他們長大成人,當父母的要清楚,他們要在孩子們心里培養什么樣的價值觀,什么樣的行為舉止,還要知道實現這些目標的方式。生兒育女是婚姻關系戲劇性地復雜化了,從單純的快樂和美好的感覺,轉而成為肩負重任,還要深謀遠慮。即使夫妻雙方對養育孩子的觀點相同,他們選擇的養育和管教方式也可能相差甚遠。這是因為我們往往在孩子們身上重復我們的父母對我們的管教方法,除非我們有意識地努力加以改變。在我們的調查中,73%的夫妻在管教孩子的方法上有分歧,這不僅引起夫妻間的紛爭,而且也成為孩子的問題。不論是父母一方還是雙方,如果不能將定下的懲戒執行到底,那這些懲戒都將形同虛設。 
           孩子優先于婚姻 
           孩子會占用夫妻獨處時的精力和資源,這一點可以理解;可是當孩子成為家庭生活的主要焦點時,婚姻就要遇到大麻煩。大部分(73%)夫妻說有了孩子并沒有拉近他們的夫妻關系。這種情況如此普遍的一個原因在于,孩子們不斷發出各種需求——而且他們的需求是如此的明白無誤。雖然配偶也有需求,但是不像孩子們的那么顯而易見。父母還可能感到,如果他們為自己要求什么東西,是不是有點太自私了。最后,當父母一方或者雙方都全力以赴地照顧孩子的時候,它們留給對方和他們的婚姻的時間和精力,已經所剩無幾了。 
           為人父母的五種類型 
           什么才是養育孩子的最好方法,2/3的夫妻都在這個問題上存在分歧。戴安娜.鮑姆林德在父母類型的研究上作了大量工作,她把為人父母的方式分為四種類型:民主型(即我們所謂的“平衡”型)、專斷型、放任型和拒絕型。我們再加上一個事不關己型。 
           看看這些不同的類型,然后與你的伴侶討論下面的問題: 
           1、 在你的童年/少年時期,父母是怎樣對待你的?他們使用相同的還是不同的方式?你對這些方式有什么反應?你覺得公平嗎?效果怎樣? 
           2、 作為父母,你認為哪種類型是最自然的?你們也打算采用這種類型嗎? 
           3、 你對伴侶為人父母的做法有些什么擔心? 
           在討論各種父母類型的時候,我們將描述在各種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的典型行為。表2總結了父母類型和相應的孩子們的行為特征。記住,這些是通過幾百個研究發現的一般情況,例外永遠是存在的。 
           表2 父母類型及孩子的行為特征 
           父母類型孩子行為特征 
           平衡型精神飽滿、友好、自信、追求上進 
           專斷型不友好、好爭斗、易怒、陰郁、躁動不安 
           放任型任性、叛逆、表現平庸 
           拒絕型不成熟、有心理問題 
           事不關己型孤獨、畏縮、表現平庸 
           平衡型 
           平衡型的父母給孩子設立明確的規矩對他們的期待,并且與孩子一起討論。雖然他們知道孩子的想法,但他們仍是權威,會使用理性和權力強化他們的標準。權威和控制是兩回事。當你強行推行自己的價值觀時,你不得不大喊大叫,為了權力而斗爭,這是企圖控制。而如果你是真正的權威,斗爭就沒有了,也用不著大喊大叫。實際上,你心平氣和地說就夠了。當平衡型的父母受到挑戰時,一言不發往往就能產生強大的影響力。在親密感方面,以平衡方法管教孩子的父母與孩子之間沒有憤懣,只有脈脈的溫情。 
           平衡型在家庭關系示意圖中居于中間位置,在親密感的維度尚處于有點緊密和非常緊密之間,在靈活性的維度上處于有點靈活至非常靈活之間。大量對父母類型的研究已經證明,平衡型家庭的孩子在情感方面較為健康和快樂,在學校和生活中都較為成功。這些孩子們展示出鮑姆林德描述的那種精神飽滿的、友好的行為。這些孩子們非常自信、朝氣蓬勃、善于應對壓力,而且前程似錦。 
           專斷型 
           專斷型父母的規矩和期待更嚴厲,而且務必嚴格執行。父母希望并且要求孩子們絕對服從。在家庭關系示意圖中,專斷型的位置處于右下部,在靈活性方面,處于有點靈活到僵化之間,在親密感方面,處于非常親密和過度親密之間。當專斷型作風變本加厲的時候,家庭會向“僵化過度緊密”的不平衡類型發展。這種類型家庭中,青春期的孩子們最容易出問題,孩子們往往與這種管教方式發生對抗。在鮑姆林德的研究中,專斷型家庭的孩子們好沖動,動不動就發脾氣,顯得郁郁寡歡,在壓力面前表現脆弱,并且對人不夠友好。 
           放任型 
           放任型的父母任由孩子的觀點置于他們的想法之上,不強迫孩子達到他們的標準。放任型在家長關系的示意圖中的位置是右上方,在靈活性方面位于非常靈活和過度靈活之間,在親密感方面位于非常緊密到過分緊密之間。放任型家教方式如果走向極端,家庭會朝“過度靈活,過度密切”方向發展,這種家庭也叫做“混亂”型?;靵y型家庭的父母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會遇到重重麻煩,因為經常性的變化和強行的共處對孩子們很不利。鮑姆林德觀察過,這種家庭的父母一般都顯得沖動好斗,孩子們往往天不怕地不怕,飛揚跋扈,成功者寥寥。 
           拒絕型 
           拒絕型父母不注意孩子們的要求,而且很少期待孩子遵守應有的行為規范。拒絕型位于家庭關系示意圖的左下端,在靈活性方面處于有點靈活和僵化之間,在親密感方面處于有點緊密和疏離之間。如果變得更為極端,這種家庭會朝“僵化而疏離”的類型發展。在這種類型的家庭里,孩子們感覺不到關心和愛護,他們必須小心翼翼、謹言慎行,因為家里的規矩實在太多。其結果就是,這種家庭的孩子往往不成熟,而且有心理問題。 
           事不關己型 
           事不關己型的父母經常置孩子于不顧,只要不影響自己,對孩子的行為可以聽之任之。事不關己型位于家庭關系示意圖的左上角,在親密感方面處于有點緊密與疏離之間,在靈活性方面處于非常靈活與極度靈活之間。這種類型如果發展到極端,會變成“過分靈活和疏離”類型。這種類型的家庭的孩子常出問題,因為他們總是被撇在一邊,得不到親情的支持,也沒有規矩要遵守。事不關己的教育方式在已經公開的研究中很少有人提及,但是在許多實例中,他們是與拒絕合并在一起的。事不關己型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性格孤僻、畏首畏尾、成大事者甚少。 
           幸福的夫妻在養育子女方面的長處 
           我們在針對中國香港的調查中發現了婚姻幸福和不幸福的夫妻在子女養育方面的差距。表3總結了這種發現。我們來檢查一下這些發現,看看能從幸福的家庭里學到點什么。 
           表4 幸福的夫妻與不幸福的夫妻在養育子女方面的長處 
           養育子女問題看法一致的百分比 
           幸福伴侶不幸福的伴侶 
           1、我們對管教子女的意見一致41%8% 
           2、我對我們分擔教養孩子的責任感到滿意43%11% 
           3、孩子似乎給我們的關系造成了些問題34%12% 
           4、有了孩子后,我對我們的婚姻更滿意了33%11% 
           5、我的伴侶對我們的婚姻和對孩子同樣在意38%16% 
           將夫妻關系置于首位 
           雖然孩子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注意力,配偶們也務必注意,為了婚姻的延續,切不可忽視你們和對方的關系。為人父母能展現一個人的無私,孩子的愿望和要求經常被放在父母的前面。盡管你們可能根本不在意這些,但是,將婚姻置于首位對孩子和你們的關系都是非常重要的。 
           實際上,幸福夫妻的一個長處就是他們的伴侶即關注孩子也關注婚姻,這一數量(38%)師部幸?;橐龅?16%)兩倍以上。每天花點時間聊聊當天發生的事情,相互溝通一下是很重要的。你在婚姻關系上的付出也將使孩子受益。你和伴侶就是孩子在關系方面的榜樣,你們教給他們伴侶之間應該是怎樣的關系,結婚意味著什么。幸福的婚姻是給孩子的無價之寶。 
           意識到養育孩子需要團隊協作 
           現在是我們請求對方的時候,而不是與對方對抗的時候——杰西.杰克遜(Jesse Jackson) 
           正如表4所示,夫妻雙方對養育孩子所承擔的職責是否都感到滿意,是區別幸福和不幸福夫妻的最大、也是最有意義的區別?;橐鲂腋5姆蚱迣φ樟虾徒逃⒆拥姆椒ǜ械綕M意的數量(43%)是不幸福的夫妻的四倍。 
           共同養育就是父母一起承擔責任。共同養育包括分擔孩子成長中各方面的職責,對于培養身心健康的孩子來說,父母雙方的委身和投入都是不可或缺的。父母都有獨到的、可以成為孩子榜樣的東西。研究人員發現,共同養育的最大好處是即能改進婚姻關系又能改進親子的關系。為人父母實在太重要,太花時間了,一個人根本承擔不起。 
           共同養育的另一個好處是,它在情感方面將父親引進家庭。有些觀察家做出這種推斷:父親往往“在家庭生活里要別人關心他們的情感需求,但是……他們自己卻遠離家里其他人的情感需求?!庇械母赣H在家里喜歡讓別人伺候他們,但是從來不肯伸手幫幫別人,或者干脆認定自己沒這個本事。共同養育孩子的經驗能夠幫助男人們學習關注別人的情感需求。這是一門一直被忽視的技術,因為我們的文化通常把男人塑造的適于競爭而不是合作。 
           發展一種獨立于孩子的生活 
           共同養育可能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有時候婚姻在忙亂中變得無影無蹤。母親經常又要上班,又要照顧孩子、干家務,父親也為這些事情忙得團團轉。兩份全職的工作加上維持家庭正常運轉至少相當于兩個人干三份全職工作。當配偶們不遺余力地與工作、家庭和家務周旋的時候,婚姻就無暇顧及了。在辦公室里他們是出色的員工,在家里也是孩子稱職的好家長,但是最后的結局還是可能落得個妻離子散,因為他們忘記關注夫妻間的關系。他們必須記住,牢固的婚姻是一切的基礎。 
           保持婚姻的首要地位有雙重意義:它有利于你們的婚姻,也有利于你們的孩子。嬰兒會成長為兒童,兒童會成長為少年,少年會成長為成人。十幾歲的孩子很自然地希望脫離父母,擁有他們自己的獨立性,這是他們成長過程的一部分。當父母的很多時候就是得“該撒手時就撒手”。毫無疑義,溫暖可靠的親情,暢通坦率的溝通和家長的鼎力相助會給孩子很大幫助,但是,你們要讓他們知道,他們不是你們生活的全部。 
           相互支持 
           研究人員經常發現沒有孩子的夫妻對婚姻的滿意度高于有孩子的夫妻。然而,這種區別對那些相處融洽而且積極贊成共同養育孩子的父母而言并不明顯。 
           養育孩子是耗費精力的工作,它要求你們相互關系和相互支持,相互支持的一個方法就是一起承擔教育孩子的職責。另一個方法是繼續打造你們的婚姻生活。比方說,繼續與你們的伴侶約會,單獨共處。 
           與你的伴侶保持友誼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還應該與孩子共享你們的每日經歷。家長一般都只問孩子們一天經歷的事情,自己的故事卻忘記了讓孩子們分享。如果你對孩子說說你的朋友、工作和活動、你的夢想和憂慮等等,他們很可能更樂于把他們的事情告訴你。通過有意識地努力保持幸福的婚姻和個人生活,你們將成為更好的家長。 
           在管教中顯示愛 
           幸福的夫妻比不幸福的夫妻更同意設立管教的規則。討論并且制定一套管教的規則對家庭來說十分重要。這話聽起來好像很簡單,可實際上許多夫妻在怎樣用家規管教孩子的問題上有分歧。 
           孩子們很快就看得出父母管教他們時的區別,他們會操縱父母或者根據他們了解到的父母的不同反應提出要求。因此你們要經常就管教孩子和做父母的方法等問題交換意見,以便在孩子面前形成統一戰線。 
           你們還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調整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管教的步驟。孩子小時候,需要父母來安排他們的生活,但是隨著他們的成長,家長必須逐步調整并且改變他們的管教方法。在教育孩子的每個階段,都應該有個長期的、貫徹始終的計劃,這樣孩子才不會在你和伴侶之間見風使舵。如果讓孩子感覺到你們的意見分歧,他們可能利用這種分歧,造成你們的不和,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傷害他們自己。 
           說到管教,別為它們是不是永遠“正確”擔心,也別害怕落個與其他的父母一樣的結果。與你的配偶一起討論管教方法并且照你們認為正確的方法執行,隨著孩子的成長不斷進行調整和修訂。你們不可能所有的決定都是最好的,但是你們要記住,一旦決定了管教的規則,就要堅持下去。到頭來,孩子們會忘記具體事件,但是他們會記住你非常在意規則。他們可能會做的是試探界線在哪里,而你要做的是告誡他們不得越雷池一步。 
           過分放任 
           如果不想讓孩子飄飄然,就在他們的肩膀上加點責任?!⒈壬w爾.范布倫(Abigail VanBuren) 
           對孩子過分放任是一個及時而切中要害的問題。許多家長給孩子的東西太多,以致在無意中傷害了他們——太多的禮物,太多的時間,太多的金錢和太多的自由。瓊.伊爾斯利.克拉克,康尼.道森和大衛.布雷德霍夫的著作《多少個是夠?》就過分放任的問題進行了徹底而深入的研究。在作者們看來,對孩子過分放任有三種形式:一種是過分給予,一種是過分溺愛,一種是放縱。 
           過分給予的不僅僅是物質方面的東西,還有太多的娛樂,太多的假期,太多的看電視時間,太多的特權和太多的課程。在他們的研究中發現,小時候得到太多東西的人,長大以后也會難以確定什么時候才有個“夠”,無論是食物、衣服、工作、性、還是電視。當他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及至長大以后,很難學會節制欲望,他們不具備日常生活的技能,也沒有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能力。 
           過分溺愛知道是太多的關心——太多的溺愛和越俎代庖,為孩子做他們自己能做的事情。與形形色色的嬌縱一樣,過分溺愛也是滿懷愛心和好意的,但結果是孩子不會做適合其年齡的、有助于他們成長的事情。當父母為孩子做的事情多得過了頭時,孩子往往能力低下。而且為孩子做得太多,他們體會不到靠自己的能力得來的成功和自信。 
           放縱,又稱為軟結構(soft structure),這個詞是克拉克、道森和布雷德霍夫三人創造出來的,它是家長對孩子過分放任的第三種方式,即父母對孩子太放任自流。放縱包括沒有或者不強行制定規矩、護短、不讓他們做家務,給他們太多的自由。在他們的研究中發現,幼年時期曾生活在放縱家庭里的人,成年以后通常也不愿意做家務。干家務活能使孩子感到自己是一個有價值、有貢獻的家庭成員,它還能夠在孩子自立或者與他人共同生活之前,提供一個學習生活技能的機會。 
           他們認為,放任是忽視孩子的一種形式,因為,它“剝奪了孩子成為健康快樂的成年人的機會”。雖然過分放任的出發點是善意的,其結果對孩子卻是非常有害。孩子們需要規矩帶來的安全感和對他們的制約,他們的自我價值感來自對家庭做出的奉獻和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適合于他的年齡的工作。通過做事,忍耐,堅持和學會靠自己的勞動掙到報酬,他們才會懂得充裕的生活條件來之不易。如果孩子們生活在安全的家庭里,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學習應對災難和挫折的機會,當生活發生變化時,他們將怎樣面對?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應該學習對付災難和挫折的本領,否則,在他們進入有老板、師長和友誼的真實世界的時候,將束手無策,變成那種無法受到重視、不敢承擔決策責任的成年人。 
           過分放任是很多家庭中都存在的問題,與家庭的貧富狀況無關。根據家庭研究學者比爾.多爾蒂在他的著作《把你的孩子帶回家》所說,過分遷就是出生于20世紀下半葉的美國父母的通病。這些人生長在一個不推崇社會規則的時代?,F代的人最喜歡要求父母的就是“自尊”和“個人的自主性”,其言外之意就是,為了實現這些目標,父母需要用表揚、機會和愛來鞭策孩子們。只要用得平衡,機會和愛本身沒什么錯。平衡意味著孩子的社交日歷不會學到家庭時間和家庭儀式的干擾。平衡意味著孩子要學會給予。平衡還意味著孩子有當孩子的時間——無拘無束的思考、玩耍的時間,沒錯,甚至無聊乏味的時間。 
           在同一個村莊成長 
           孩子是我們送往一個我們看不到的時代的活信息?!s翰.W.懷特黑德(John W. Whitehead) 
           向全世界的兒童和青少年伸出手來不僅是父母的責任,也是全人類的責任。畢竟,他們是我們的將來。他們是為未來的政策制定者、醫生、教授、實業家,是未來的守護地球的人和未來的父母。任何忽視孩子或者針對孩子的可憎的行為,遲早有一天會以憤怒、仇恨或者暴力的形式反饋回來。所有對孩子的充滿愛心的行為,也將會以希望、熱忱和愛的形式得到回報。 
           每一個與孩子互動的機會都是有意義的、有效的,哪怕看起來無足輕重。如果你還有時間,就去孤兒救助站、年輕人的集體宿舍、或者本地學校做志愿者吧。你有那么多的方法可以伸出援手,建立一個充滿愛心的社會和未來。我們今天在孩子和青少年心中播種的價值觀,將在明天的社會中結出豐碩的果實。 
           我們每個人都要關心別人的孩子。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自己的孩子的福祉是與所有其他人的孩子的福祉緊密相連的。畢竟,當我們的孩子需要一場手術來挽救他的生命的時候,要其他認定孩子才能完成這個手術。如果我們的孩子受到暴力傷害,別人的孩子將為暴力行為承擔責任。只有在別人的孩子的美好生活得到保障的時候,我們自己的孩子的美好生活才能夠得到保障?!蚶虬?卡茨(Lilian Katz)ERIC兒童早期教育信息中心主任,伊利諾伊大學兒童早期教育教授 
           養育孩子就是“塑人運動” 
           “塑人運動”這個詞是弗吉尼亞.薩特爾給父母創造的婉語。作為家長,你扮演著多種角色,包括護士、講故事人、顧問、娛樂人、鼓動家、組織者、營養師、教練和調停者。每個角色承擔的職責不同,但是重要性卻是一樣的。而且作為家長,你既是老師又是學生。在一個孩子的生活中充當如此重要的人物該是何等殊榮!下面的詩歌描述了應該把重點放在塑造全人而不是更為外部的東西上: 
           一百年之后 
           沒人在意 
           我開的什么車, 
           住的什么房, 
           在銀行里存了多少錢, 
           穿的什么衣裳。 
           但是一百年后, 
           世界可能變得更好, 
           因為在一個孩子的生活中, 
           我很重要。 
           ——佚名 
           家教十一條 
           1、無論任何緣由,不當著孩子面吵架、埋怨。 
           2、生活要有規律,讓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禮貌、修養從大人做起。 
           3、讓孩子參加一些問題的討論,對其講的有道理的要接納。 
           4、勿無微不至關懷,讓孩子隨年齡增長,逐漸學會自理生活,如穿衣、疊被、洗手帕、削鉛筆,做些簡單 家務勞動。 
           5、當一方在責備孩子時,另一方切忌即刻袒護,而是在隨后給孩子講道理。 
           6、幫孩子制訂一個作息時間表,管理而不是干涉。 
           7、給孩子一定的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逐漸使其學會有意義的利用這一時間。 
           8、杜絕零食供應似乎不可能,但一定要控制定量。在自我約束力未形成前,零食要放好。 
           9、逐步培養學習興趣,把督促學習、做作業變成他的自覺行為。 
           10、尊重孩子獨立人格,并讓其學會尊重他人人格。 
           11、在教育時要以理服人,忌頭腦發熱。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第一,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首先要使他嘗到成功的滋味,孩子如果灰心失望,就永遠不會有進步. 
           第二,欲速則不達,不能強迫孩子學習,逼得太緊的話,孩子會變得焦躁,不耐煩,潛意識產生反抗情緒,變得善變,一下子把剛學過的全部遺忘. 
           第三,不要吝嗇贊美之詞,因為稱贊會起很大的鼓勵作用;不要過于批評他的錯誤,因為這樣會令他情緒低落,而犯更多錯誤. 
           第四,不要拿別人和他比較,孩子會產生反抗心理,不自覺地放棄進取. 
           第五,做功課的時候不可過長,中間一定要有數分鐘的休息,讓他舒展筋骨,如果功課做得好的話,給他從小的獎勵. 
           第六,要不斷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空就帶他們參觀博物館、動物園和圖書館之類. 
           第七,做功課的時候,不要讓孩子依靠父母的幫助以解決困難,讓他從經驗中吸取教訓.有困難的時候,要采取積極的態度去鼓勵他獨立思考,不要養成孩子的依賴性,因為總功課是他的責任. 
           第八,如果環境許可的話,空出一個房間來用作孩子的書房,在那里他可以不受干擾,安心地做功課. 
           第九,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如果要孩子對學習發生興趣,首先要讓他知道父母很喜歡看書,求知欲很強,并且也在不斷學習. 
           十二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育歸根結底是培養習慣,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 
           教育不是搞轉型產品,不是搞短平快的小企業的適應市場生存,教育更多地把古老的上一代逐漸積累下來的那些優秀的文化積淀傳承給下一代人,它應該是很有規律的。良好的習慣是孩子所儲存資本,會不斷地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著他的利息。 
           1. 記憶習慣。一分鐘記憶,把記憶和時間聯系起來,這里還含有注意的習慣。一分鐘寫多少字,讀多少字,記多少字,時間明確的時候,注意力一定好。學生的智力,注意力是最關鍵的。一定把學習任務和時間聯系起來,通過一分鐘注意、記憶來培養學習習慣。 
           2. 演講習慣。讓學生會整理、表達自己的思想,演講是現代人應該具有的能力。 
           3. 讀的習慣。讀中外名著或偉人傳記,與高層次的思想對話,每天讀一、兩分鐘,有好處,學生那個年齡可塑性大,偉人的感染力、教育力,遠遠超過咱們這些當老師的,學生與大師為伍、與偉人為伍的時候,很多教育盡在不言中,一旦形成習慣,學生會終生受益。 
           4. 寫的習慣。寫日記,有話則長,無話則短,通過日記可以看出一個老師有沒有能力,有沒有思想,有沒有一以貫之的品質,看日記能看出老師的水平,更能看出學生的水平,一分鐘、三五十個字,堅持住、寫下去,這就是決心。我二十年不批改學生作業,但我說一句話管二十年,就是每天一篇日記。 
           5. 定計劃的習慣。凡事預則利、不預則廢。后進生毛病都出在計劃性不強,讓人家推著走,而優秀的學生長處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所以,我們就要培養同學們定計劃的習慣。 
           6. 預習習慣。請老師們把講的時間讓出一部分,還給學生,學生自己去看一看,想一想,預習預習。在實驗中學時我就要求老師講課別超過20分鐘。昨天發給大家的材料-江蘇洋思中學,“只講四分鐘”,后進生明顯進步,秘訣就是預習、自己學的習慣。反之,不讓學生自己學,最簡單的事都要等著老師告訴他,這樣難以培養出好學生。我從1979年開始,開學第一天就期末考試,把新教材的期末試題發給大家。這樣做就是要學生會預習。讓學生自己學進去,感受學習的快樂、探索的快樂、增長能力的快樂。所以請各位老師一定要培養學生預習的習慣。 
           7. 適應老師的習慣。一個學生同時面對各學科教師,長短不齊、在所難免。一方面我們努力采取措施提高老師的能力水平,適應學生;一方面不能馬上把所有的老師都提高到一個適應學生要求的地步。所以學生也要適應老師,從現在適應老師,長大了適應社會。不會稍不如意就埋怨環境。不同層次的老師,學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內、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適應,與老師共同進步。 
           8. 大事做不來,小事趕快做的習慣。這也是非常要緊的一個習慣。我抓學生習慣基本就這么抓。尖子學生做尖子的事,后進學生別盲目攀比。大的目標夠不到,趕快定小的目標。難題做不了,挑適合你的容易做的題去做。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來,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來,富得起、窮不起。所以要讓我們的學生永不言敗。 
           9. 自己留作業的習慣。老師留的作業不一定同時適應所有的學生,如果都要求去做,就是反教育。老師要和學生商量,讓學生做到腳踏實地、學有所得,市教委規定對學生實行量化作業,它的落實,一靠檢查,二靠老師良心,老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只有常規量的學生可以接受,學生才能適應教育。浙江書生中學就特別強調這點。 
           10. 錯題集的習慣。每次考試之后,90多分的、50多分的、30多分的學生,如何整理錯題?扔掉的分數就不要了,這次30分,下次40分,這就是偉大的成績。找到可以接受的類型題、同等程度的知識點研究一下提高的辦法。整理錯題集是很多學生公認的好習慣。 
           11. 出考試題的習慣。學生應該覺得考試不神秘。高中學生應該會出高考試題,初中學生會出中考試題。 
           12. 篩選資料、總結的習慣。學生要會根據自己實際,選擇學習資料。 
           十二個習慣,不要求齊頭并進,各學校要有自己的特點,讓老師以教書為樂,讓學生以學習為快樂。這快樂要建立在養成這些良好習慣的基礎上。只有師生都成了學習、教育的主人的時候,教書這份工作才能真正成為樂園,才能使“學習、工作、盡責、助人是享受”成為現實,使我們短暫的人生充滿快樂。祝大家在盡到生存責任的同時,更多地享受到育人的快樂。 
           相信家長朋友能從魏老師的總結中發現自己要做的事情! 
           父母與子女 
           最優教養法實例解說 
           一、與孩子交往的新準則是以尊重和技巧為基礎的,這需要: 
           1、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如同父母自己需要自尊心一樣; 
           2、在對孩子提出勸告或教導之前,應對他們有所了解。 
           當孩子處在一種強烈的情緒中時,他不可能聽任何人的話,他不可能接受勸告、安慰或者建設性的批評。他需要父母了解他,了解它特殊時刻的內心活動。 而且,他需要父母了解他沒有完全表露出來的內心活動。這是一種游戲,在這里他只泄露一點點他的感覺,其余的需要父母去猜測。 
           當孩子告訴父母老師打了我一巴掌,父母不必問他更多的細節,也不需要說“你為什么挨打?假使你老師打你,那么你一定干了什么壞事。你干什么了?”父母甚至不必說“啊,我感到很遺憾!”父母需要對他表示了解它的痛苦和煩惱,以及他想要報復的情緒。 
           父母怎么知道孩子的感覺呢?留心孩子的言行,聽他講些什么,以及設身處地為他著想。父母要知道當孩子在同輩人面前受到公開羞辱的時候,會有什么感覺。父母只要說很短的話,孩子就知道父母是了解他的。以下任何一種說法將是有幫助的。 
           “你一定是很苦惱的?!?nbsp;
           “這一定是你很生氣?!?nbsp;
           “這一定傷害了你的感情” 
           “這一天你真倒霉了” 
           如果父母這樣告訴孩子“這種感情是不好的?!被蛘咴噲D說服孩子,他“沒有理由有這種感情”。孩子強烈的情緒是不會消失的,不是驅趕就能消除的!只有父母對孩子表示同情和了解,他們這種強烈的情緒才會減弱、消失。 
           二、談話的一些原則: 
           1、從事情本身到圍繞事情的情感。 
           當孩子帶著一連串對朋友、老師或她自己的生活埋怨回到家里時候,最好對他表露感情的語調做出反應,而不是試圖去確定事實真相或者證實那些事件。 
           10歲的小德放學回家以后,胡言亂語的埋怨著。 
           ——多倒霉呀,老師說我撒謊,就因為我告訴她我忘記做作業了。他嚷著,天哪,她拼命的嚷著,說要給你寫紙條! 
           ——你今天很難受! 
           ——是的 
           ——在全班同學面前說你撒謊,是很窘的事情。 
           ——這是肯定的 
           ——敢打賭,當時你內心感到缺少了些什么似的。 
           ——哦,使得,但你是怎么知道的? 
           ——當有人傷害了我的感情時,我經常是這樣的。 
           ——這減輕了我的痛苦。 
           2、從一般的回答到具體的回答。 
           孩子講他自己的事情時,常常希望我們回答,不是籠統的同意或者不同意。二是希望給他以詳細的、對他很了解的回答。 
           比如孩子說“我不擅長數學”父母回答他“是的,你對數字的概念很糟糕?!边@對他是沒有幫助的。向他提出意見進行爭論,或者提供廉價的忠告,也是沒有用處的。如“你要是用功一些,就會學得好一些?!边@種草率的幫助只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立刻就交心,也只能減弱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可以采取以下任何一種熱忱的、同情的說法: 
           ——數學本來不是一門容易掌握的學科 
           ——有些難題確實是不容易算出來的 
           ——老師比較急躁的批評了你 
           ——他使你感到你笨 
           ——我敢打賭你巴不得快下課 
           ——你一定感到考試特別困難 
           ——你對考試不及格感到很著急 
           ——著急我們會怎么看你 
           ——我知道有些科目是不大容易學的 
           一個12歲的孩子說,當他帶回不及格的成績單以后,他父親用很了解他的口吻和他談話,使他幾乎暈倒,他內心的反應是“我必須不辜負父親對我的信任?!?nbsp;
           請聽兒子和父親的對話: 
           ——我很笨 
           ——你不笨,記得你在野營的時候多能干,那位想到認為你最聰明。 
           ——你怎么知道他是這么想的 
           ——他告訴我的 
           ——哦,他怎么老是說我笨呢? 
           ——他只是開開玩笑 
           ——我笨,看看我在學校的分數,我知道。 
           ——你只是需要用功一些。 
           ——我已經用了功了,這不管用,我腦子不好。 
           ——你聰明能干 
           ——我笨我知道 
           ——你不笨(父親大聲) 
           ——我就是笨 
           ——你不笨,笨蛋! 
           當孩子說自己笨、丑或者壞的時候,我們不能用說點什么,就想立即改變他的自我想象。試圖直接去改變別人根深蒂固的思想是不容易的,如一個孩子對他父親說“爸爸,我知道你的好意,但是我不會笨的相信你說我聰明” 
           當孩子對他自己有消極的看法時候,我們否認和抗議是沒有幫助的,他只會更強烈的宣布:聲明自己的看法是正確的,我們能夠給孩子提供好的幫助,使表示我們不但了解他的一般情緒,而且了解其內在的含義。 
           兒子:我真笨 
           父親:(嚴肅的)你真那么想嗎?你不覺得你自己聰明? 
           不! 
           那么你內心很痛苦羅? 
           是的 
           在學校,你一定時常感到害怕,害怕你失敗,害怕你分數低,當老師教你的時候,你很慌張,甚至你知道的答案也說錯了,你害怕你的話聽起來可笑,老師要批評你,所以很多時候你寧肯什么也不說。我想你記得,有幾次你說某件事的時候,他們嘲笑過你,這使你覺得自己笨,這即使你傷心,也使你生氣。你瞧,兒子,在我眼里你是一個好孩子,然而你對自己卻有不同的看法。 
           這一席談話,可能不會當時當地就立刻改變孩子的自我形象,但是可能在他心里埋下一棵對自身可能不會產生懷疑的種子。他可能想想“爸爸了解我,認為我是一個好人,我不是沒有任何價值的?!边@一席談話所形成的父子之間的親密關系,可能引導兒子試圖努力不辜負父親對他的信任。 
           孩子在同一時間里,既愛我們又恨我們,他們對父母老師和一切在他們心中有權威的人都有兩種不同的感情。而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都很難接受這種矛盾的心理,他們既不喜歡自己有這種心情,也不能容忍孩子這樣。他們想,對人,特別是對家庭成員有兩種感情從來就是錯誤的。 
           我們是能夠學會接受我們自己和孩子矛盾的感情這個客觀存在的。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沖突,孩子需要知道這種感情是正常和自然的。我們能夠通過使孩子認識和表達他矛盾的感情,來減少他很多的內疚和不安: 
           “你好象對你的老師有兩種感情,你既喜歡他們,又不喜歡他們?!?nbsp;
           “你好象對你的哥哥有兩種感情,你敬佩他,但有怨恨他?!?nbsp;
           “你在一種事情上有兩種思想,你想去野營,但是你又想呆在家里?!?nbsp;
           對孩子的矛盾心理,父母平靜的,非批評性的話語對他們是有幫助的,以為,這將使孩子感到自己的情緒混亂不堪也可以理解。相反,這樣的說法沒有幫助: 
           “孩子,你心里很混亂嘛,你對你的朋友一會兒喜歡,一會兒有恨,到底是愛還是恨?” 
           我們怎樣幫助孩子知道他的情緒是什么呢?我們可以給他的情緒提供一面鏡子,孩子是從鏡子里看到自己的形象之后知道自身的形象的。從我們的反應中,孩子便可以知道自己情緒的形象。 
           鏡子的作用是反映形象的本來面目,我們不想要鏡子告訴我們:“你們看起來可怕,眼睛充血了,臉腫起來了,總之一團糟,你最好還是去為了你自己做點什么吧?!?nbsp;
           鏡子暴露了這些形象之后,我們將會逃避他,從警自勵我們要的是形象,而不是喋喋不休的說教。一面情緒鏡子的作用是反映情緒的本來面目,沒有歪曲。 
           “看起來似乎你很生氣” 
           “聽起來似乎你非常恨他” 
           “好像他整個姿態你都討厭” 
           對一個有這種感情的孩子,這些話語是最有幫助的,這些話,清楚地告訴孩子,他的感情是什么。清晰的形象,不論是在鏡子里或情緒鏡子里,都能給孩子提供主動的修士和改變自己形象的機會。 
           表揚成就還是表揚個性? 
           大多數人們相信表揚能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并且使他感到安全。其實,表揚有時也會使孩子感到緊張和犯錯誤。當父母對孩子說“你是多么好的孩子”他可能接受不了,因為他對他自己的看法完全不同。 
           表揚向青霉素一樣,只能偶爾用一次,掌握和管理這些幼小的藥物需要注意用的劑量和時間。表揚只能涉及到孩子的努力和成就,而不要涉及到他的特征和個性。對孩子的表揚應該是真實地反映他的成就,而不是對他的各項形象加以渲染。 
           實例2: 
           8歲的小劍做了打掃庭院的好事,他把樹葉掃成一堆,然后運走了垃圾,最后把工具放整齊。他的母親對他的努力和成績作了評價: 
           --(母親)院子原來太臟了,我沒想到有打掃得這么干凈的一天! 
           --是我打掃的 
           --這里堆滿了樹葉、垃圾和亂七八糟的一些東西 
           --我都清理了 
           --多么大的工作量 
           --是的,是真的 
           --院子干凈了,看上去很愉快 
           --這樣很美 
           --兒子謝謝你 
           --(滿面笑容)沒什么 
           母親的話使小劍為他的努力感到高興,為他贏得的成績感到自豪。 
           相反,同樣這些表揚的話語,說到孩子的個性是沒有好處的。 
           --你是一個好極了的孩子 
           --你這是媽媽的小幫手 
           --媽媽沒有你該怎么辦? 
           這種評語可能會使孩子嚇了一跳,引起他的不安,他可能覺得他距離好極了還遠得很。他還不能達到這個標準。 
           我們的話和孩子的推論 
           我們的評語應該是簡短的,從這里孩子得到關于他的個性的正面的推論。 
           10歲的小尼,幫助父親修補地下室,他搬了很重的家具。 
           父親:家具很重,搬起來很費勁 
           小尼:(帶著自豪)但是我搬了 
           父親: 這需要很大的力氣 
        91精品国产乱码在线观看_亚洲综合无码视频_偷拍亚洲偷窥另类_亚洲第一se情网站